注射用炎琥寧
通用名稱:注射用炎琥寧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7458
生產企業: 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第六制藥廠
功能主治: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帶狀皰疹、單純皰疹、麻疹、水痘、風疹、幼兒急疹、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小兒手足口病、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腸炎、病毒性結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咽炎、病毒性喉炎、病毒性口腔炎、病毒性皮膚皰疹、病毒性皮膚潰瘍、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感染、病毒性皮膚病變、病毒性皮膚疹、病毒性皮膚炎癥、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病變、病毒性皮膚疹、病毒性皮膚炎癥、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病變。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炎琥寧 |
黨參、茯苓、白術(麩炒)、熟地黃、白芍、當歸、川芎、甘草。 |
|
生產企業 |
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第六制藥廠 |
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7458 |
國藥準字Z33020293 |
|
說明 | |||
作用與功效 |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帶狀皰疹、單純皰疹、麻疹、水痘、風疹、幼兒急疹、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小兒手足口病、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腸炎、病毒性結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咽炎、病毒性喉炎、病毒性口腔炎、病毒性皮膚皰疹、病毒性皮膚潰瘍、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感染、病毒性皮膚病變、病毒性皮膚疹、病毒性皮膚炎癥、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病變、病毒性皮膚疹、病毒性皮膚炎癥、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病變。 |
補氣益血。用于氣血兩虧,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經過多。 |
|
用法用量 |
臨用前加適量滅菌注射用水溶解。1.肌內注射:一次40-80mg,一日1-2次;2.靜脈滴注: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一日0.16-0.4g |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 |
|
副作用 |
1.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2.孕婦禁用。 |
尚不明確。 |
|
禁忌 |
|
|
|
成分 |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帶狀皰疹、單純皰疹、麻疹、水痘、風疹、幼兒急疹、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小兒手足口病、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腸炎、病毒性結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咽炎、病毒性喉炎、病毒性口腔炎、病毒性皮膚皰疹、病毒性皮膚潰瘍、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感染、病毒性皮膚病變、病毒性皮膚疹、病毒性皮膚炎癥、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病變、病毒性皮膚疹、病毒性皮膚炎癥、病毒性皮膚損害、病毒性皮膚病變。 |
補氣益血。用于氣血兩虧,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經過多。 |
|
藥理作用 |
本品系植物穿心蓮提取物-穿心蓮內酯經酯化、脫水、成鹽精制而成的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鉀鈉鹽,與穿琥寧在體內活性代謝物為同一物質。穿心蓮內酯非臨床藥理研究表明:1.本品對細菌內毒素引起發熱的家兔有較強的解熱作用,能促進發熱的消退,作用迅速并可維持4小時以上;2.本品能對抗由二甲苯或組織胺所引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高;3.本品能縮短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白鼠睡眠潛伏期,延長其睡眠時間,還能加強閾下量的戊巴比妥鈉作用,引起小白鼠睡眠,該試驗結果提示本品有明顯的鎮靜作用;4.本品能明顯地促進大白鼠腎上 |
||
注意事項 |
1.在使用過程中如有發熱、氣短現象,應立即停止用藥。一旦出現過敏性休克表現,立即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2.本品需輸注前新鮮配制,藥物性狀發生改變時禁用。 |
1.孕婦慎用。 2.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 3.服本藥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或其制劑。 4.本品為氣血雙補之藥,性質較粘膩,有礙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脹痛,納食不消,腹脹便溏者忌服。 5.本品宜飯前服用或進食同時服。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高血壓患者,小兒及年老體虛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服藥期間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便溏者應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