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頭孢唑林鈉
通用名稱:注射用頭孢唑林鈉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4020097
生產企業: 安徽威爾曼制藥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賽福寧注射用頭孢唑林鈉功效:適用于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肝膽系統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本品也可作為外科手術前的預防用藥。本品不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對慢性尿路感染,尤其伴有尿路解剖異常者的療效較差。本品不宜用于治療淋病和梅毒。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頭孢唑林鈉 |
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每ml含:鹽酸氨溴索1.5mg,鹽酸克侖特羅1μg。 |
|
生產企業 |
安徽威爾曼制藥有限公司 |
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34020097 |
國藥準字H20040317 |
|
說明 | |||
作用與功效 |
賽福寧注射用頭孢唑林鈉功效:適用于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肝膽系統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本品也可作為外科手術前的預防用藥。本品不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對慢性尿路感染,尤其伴有尿路解剖異常者的療效較差。本品不宜用于治療淋病和梅毒。 |
用于治療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引起的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難、喘息等。 |
|
用法用量 |
成人常用劑量:靜脈緩慢推注、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一次0.5-1g,一日2-4次,嚴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靜脈給予。兒童常用劑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靜脈緩慢推注,靜脈滴注或肌內注射。腎功能減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50ml/分時,仍可按正常劑量給藥。肌酐清除率為20-50ml/分時,每8小時0.5g;肌酐清除率為11-34ml/分時,每12小時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時,每18-24小時0.25g。所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者的首次劑量為0.5g。小兒腎功能減退者應用頭 |
1.小兒(12歲以下):口服,一次2.5~15ml,一日2次。 根據年齡及體重調... |
|
副作用 |
對頭孢菌素過敏者及有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史者禁用本品。 |
1、精神神經系統:偶見頭痛、手顫、嗜睡、不安、頭暈、失眠、四肢麻木等。 2、循環系統:偶見心悸、心動過速、血壓升高、心律不齊等。 3、過敏癥:偶見過敏性皮疹,且有部分特異體質患者中,可發生全身性過敏,表現為瘙癢,支氣管痙攣,低血壓、虛脫癥等,此時應停藥。 4、其它:偶見ALT、AST升高、倦怠胃腸不適等。 |
|
禁忌 |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據報道,動物實驗(大鼠)中,孕后期使用本品后,子宮平滑肌收縮受到抑制,從而引起分娩推遲。本品對胎兒的安全性尚不明確,因而孕婦尤其是妊娠3個月內的孕婦應慎用。本品可經乳汁排泄,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
|
成分 |
賽福寧注射用頭孢唑林鈉功效:適用于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肝膽系統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本品也可作為外科手術前的預防用藥。本品不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對慢性尿路感染,尤其伴有尿路解剖異常者的療效較差。本品不宜用于治療淋病和梅毒。 |
用于治療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引起的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難、喘息等。 |
|
藥理作用 |
1、靜脈注射發生的血栓性靜脈炎和肌內注射區疼痛均較頭孢噻吩少而輕。2、藥疹發生率為1.1%,嗜酸粒細胞增高的發生率為1.7%,偶有藥物熱。3、個別病人可出現暫時性血清氨基轉移酶、堿性磷酸酶升高。4、腎功能減退病人應用高劑量(每日12g)的本品時可出現腦病反應。5、白念珠菌二重感染偶見。 |
氨溴特羅口服溶液是由鹽酸氨溴索和鹽酸克侖特羅組成的復方制劑。其中鹽酸氨溴索為粘液溶解劑,能增加呼吸道粘膜漿液腺的分泌,減少粘液腺分泌,降低痰液粘度,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增加支氣管纖毛運動,使痰液易于咳出。鹽酸克侖特羅為選擇性β受體激動劑,有松弛支氣管平滑肌,增強纖毛運動、溶解粘液,促進痰液排出的作用。 |
|
注意事項 |
1、對青霉素過敏或過敏體質者慎用。2、約1%的用藥患者可出現直接和間接Coombs試驗陽性及尿糖假陽性反應(硫酸銅法)。 |
1)甲狀腺機能亢進癥,高血壓、心臟疾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等)、糖尿病、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2)曾有服用β2受體激動劑導致血清鉀含量降低的報道,而黃嘌呤類藥物、甾體類藥物及利尿劑可能加劇β2受體激動劑降低血清鉀的作用,合用時應特別注意。尤其在低氧血癥時,血清鉀的降低對心律的影響更大,應監測血清鉀。 3)運動員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