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孩子畸形的征兆 孕婦補充維生素胎兒易畸形
一名兩個月大的男嬰突然腦出血。幸運的是,他及時被送往醫院,并在醫生的搶救下挽救了他的生命。醫生介紹說,當孩子入院時,他的四肢抽搐,處于昏迷狀態,隨時可能死亡。從其癥狀來看,初步判斷是由典型的腦損傷引起的。CT發現顱內有大面積出血灶,即確診為腦出血,因此立即對癥治療,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人們熟悉的腦出血通常發生在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中老年人中。嬰兒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維生素K,導致凝血功能障礙。維生素K缺乏還會導致消化道出血、其他器官或部位出血等疾病,嚴重威脅兒童的生命。
事實上,缺乏嬰兒維生素K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婦女在懷孕期間不應濫用抗生素,有腸道疾病時應及時治療;其次,哺乳期婦女應吃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花椰菜、菠菜、西紅柿、卷心菜、胡蘿卜、大豆、動物肝臟、魚、雞蛋等。
對于孕婦來說,一個人用藥等于兩個人同時接受藥物,胎兒成為被動用藥者。大劑量藥物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應用不當,很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因此,孕婦在用藥時應更加謹慎。
對胎兒有害的藥物有:
抗生素:四環素、土霉素、強霉素等,可抑制骨骼發育。鏈霉素、卡那霉素和慶大霉素可導致聽覺障礙和泌尿系統畸形。紅霉素可導致先天性白內障、腦腫脹和四肢畸形。氯霉素可導致新生兒灰色綜合征、骨髓抑制和白細胞減少或再生障礙性貧血。磺胺類藥物可導致新生兒高血紅素血癥和核黃疸。
激素:可導致多器官畸形。自己烯雌酚可使女性胎兒男性化,子宮腔變形;也可使男性胎兒女性化,附睪囊腫,睪丸發育不良。睪酮和合成孕酮可使女性胎兒男性化,陰蒂肥大,陰唇融合。
抗過敏藥物:撲爾敏、苯海拉明可引起唇裂、腭裂、肢體缺損。
鎮靜劑:冬眠靈可引起唇裂、腭裂、心骨畸形、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畸形。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可導致胎兒唇裂、腭裂、心血管、腎臟和神經系統畸形。抗炎疼痛會導致動脈導管過早關閉和心力衰竭。
抗心律失常藥:心得安可抑制胎兒發育,誘發早產。
抗瘧藥物:奎寧和氯奎寧可引起胎兒眼、耳畸形及其功能障礙。
維生素類藥物維生素A過多會導致胎兒骨骼異常和先天性白內障。維生素D過多會導致新生兒血鈣過高、智力障礙、肺小動脈狹窄和高血壓。
抗滴蟲劑:甲硝唑可使胎兒染色體畸變。
碘化鉀、抗甲狀腺藥物(他巴唑、硫氧嘧啶):可引起胎兒甲狀腺腫、呆小癥。
此外,使用大劑量的巴比妥藥物通常伴有缺氧和高碳酸血癥,這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害。簡而言之,孕婦不能因為懷孕而避免治療,但也要根據病情,聽從醫生的建議,在使用藥物之前說明書上是否有"孕婦禁忌"、"孕婦慎用"以免發生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