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眩暈有可能是由于耳源性眩暈所致,所以耳水不平衡并沒有這個專業術語。另外,眩暈需要與頭暈鑒別。眩暈是由于平衡或定向障礙造成的,主要是由于耳源性疾病或前庭功能障礙,而由耳內水不平衡所導致的眩暈。頭暈是指出現頭昏迷不醒、神志不清的癥狀,一般是由高血壓、低血糖等全身疾病引起的。所以耳水失衡多是由于眩暈所致,并非頭暈。梅尼埃病、耳石癥、迷路炎比較容易引起耳源性眩暈,病人會出現突然眩暈,在體位改變時加重,同時伴有耳鳴、耳聾、惡心、嘔吐,維持時間短,能自行緩解,但是會反復發作,通常通過藥物或手術來治療。
1、用藥患者可選擇對癥用藥,常用的藥物有苯海拉明、地西泮等;山莨菪堿等;桂利嗪等血管擴張藥;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藥物。能減輕血管痙攣,起到止吐的作用,有助于減輕眩暈癥癥狀;
2、手術治療如耳源性眩暈頻繁發作,經保守治療無效,使癥狀加重,可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半規管阻塞、內淋巴囊手術、可保留前庭功能、有選擇的前庭切除術、各種不同的進路前庭神經切斷術,但是很可能破壞前庭功能。對嚴重聽力下降的梅尼埃病患者,可考慮行迷路切除術;
3、其它療法常用的是低壓脈沖療法,可以短期或長期控制眩暈癥。梅尼埃患者可采用前庭康復訓練,改善頭暈癥狀,并可根據聽力損傷情況對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進行治療。耳石癥患者也可通過手法復位,使耳石沿解剖通道返回橢圓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