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小腿萎縮,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主要是由于神經損傷引起的肌肉萎縮或長期無法負重而廢用性萎縮,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功能訓練、理療、飲食調節等方法來促進功能恢復。
1、用藥主要是營養神經治療,主要有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甲鈷胺片等。
2、功能性鍛煉待骨折愈合后,需堅持肢體被動、主動康復訓練,提升肌肉力量,改善精細功能。要加強髖膝關節的主動肌力訓練和抗阻訓練,如站立、蹲、高抬腿、慢跑等,逐步提高關節、肢體的負重能力和抗阻能力;
3、物理治療以針灸、電針、按摩等理療為輔助康復治療,能促進血液循環、神經傳導,長時間堅持,可逐漸改善肌肉萎縮的情況;
4、膳食調節注意營養補充,以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為主,如菠菜、油麥菜、橘子等,可以補充維生素,幫助神經功能恢復。
骨折后出現小腿肌萎縮的情況要注意,要定期到骨科或神經內科復查,積極進行肢體功能康復訓練,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