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發務必要當心,預防是治療的關鍵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每一個季節的發病性質是有所區別的,這與大自然變化的規律有關系,冬天比較寒冷,陽氣內阻,夏天又比較熱,陽氣外躍。這是自然規律,與人體變化也是相符合的。冬天累積下來的疾病,雖然在冬天沒有發作,但是,不能保證在夏天不會發作,也就是,很容易是冬病夏發。因此,冬天結束了,先天就要當心了。
首先說說心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是冬天常見的疾病,按照常理,夏天氣溫較高,血管容易擴張,血管的壓力相對來說會低一些,心臟負荷也會小一些,應該是發病率比較低,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反而是夏天發病率高,這就是冬病夏發。所以,到了夏天,人們不要單純的只顧預防中暑類疾病,同時,也需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是種在冬天的,冬天是一個收藏的季節,也是進補的季節。所以,到了冬天,人們吃的比較油膩,進補的比較多,消耗的比較少,這樣就會積累了許多脂肪,給心腦血管造成了很大的負擔,血管硬化現象也會加劇。這種禍根就是這樣種下的。既然有了禍根,到了夏天,就會發芽,就會萌發,就會發病。所以,夏天到了,人們要預防冬天種下的禍根,及時的清理這些垃圾,不要讓他們萌發。也就是冬病夏治。
夏天是高溫的天氣,而且,中午與晚上的溫差也是比較大的,人的情緒會波動,血壓也會波動,加上大量的出汗,血液流動就會緩慢,很容易誘發冬天種下的病根,誘發心梗,誘發腦梗,尤其是在空調調溫的作用下,室內與室外的溫差太大,給血管一個很大的沖擊,心臟受不了,血管受不了。
為了預防冬病夏發,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在此季節要注意自我調節,冬天適當進補,不要過于,夏天要適當多吃清淡食物,適當運動,對喝水,少出汗,避免血液粘稠,避免血脂高而不下,盡量少使用空調,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咨詢醫生,適當用藥。不要拒絕吃藥,吃藥是治療疾病癥狀的關鍵,如果有癥狀,就要吃藥,在吃藥的同時,就需要保養,不要喝酒,不要生氣,保持心情愉快,多去公園活動,少吃快餐,少吃油膩食物,多吃洋蔥,黑木耳,預防血脂粘稠,預防血栓形成,這樣就會預防冬病夏發。
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