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息肉是胃底腺體細胞增生形成的良性隆起病變,通常體積較小且表面光滑。是否必須切除需根據息肉大小、形態及患者癥狀綜合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1、較小且無癥狀
多數胃底腺息肉直徑小于1厘米且無明顯癥狀,此類情況通常無需立即切除,建議定期進行胃鏡隨訪觀察生長情況。患者日常注意飲食規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即可。
2、較大或伴隨癥狀
直徑超過1厘米的息肉可能引起上腹隱痛、飽脹感或消化道出血,此類情況需通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治療。術后需進行病理檢查排除不典型增生,并配合抑酸藥物如奧美拉唑腸溶片、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促進創面愈合。
3、存在惡變風險
若胃鏡顯示息肉表面糜爛、分葉狀或病理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需及時完整切除并擴大周邊黏膜取樣。術后每3-6個月需復查胃鏡,同時建議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陽性者需采用四聯療法根除治療。
胃鏡檢查發現息肉后應詳細記錄大小、數量及部位特征,由消化科醫生評估后續處理方案。日常避免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定期復查有助于監測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增長應及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