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癥狀主要包括足跟疼痛、晨起或休息后疼痛加重、局部壓痛、活動受限以及足底腫脹等。具體表現因個體差異有所不同,若癥狀持續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1、足跟疼痛
疼痛通常位于足跟底部內側,可能呈刺痛或鈍痛感,長時間站立、行走或跑步后癥狀可能加重。疼痛初期可能較輕微,隨著病情發展可能逐漸變得明顯。
2、晨起或休息后疼痛加重
患者晨起下床或久坐后起身時,足底會出現短暫性劇烈疼痛,行走數分鐘后可能有所緩解。這是由于夜間足底筋膜處于縮短狀態,突然牽拉時易引發炎癥反應。
3、局部壓痛
按壓足底中部或跟骨結節處可能出現明顯壓痛點,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足弓前部放射。體檢時常在足底筋膜近端觸及緊張、增厚的條索狀結構。
4、活動受限
由于疼痛和筋膜彈性下降,患者可能出現踝關節背伸受限,難以完成踮腳、跳躍等動作。嚴重時可能影響正常步態,導致行走時足部著地方式異常。
5、足底腫脹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足底局部輕微腫脹,通常伴隨皮膚溫度升高。長期炎癥刺激可能導致足底筋膜增厚,通過超聲檢查可發現筋膜結構改變。
若出現上述癥狀,建議避免長時間負重活動,選擇軟底鞋或定制鞋墊減輕足底壓力。疼痛明顯時可進行冰敷或遵醫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同時配合牽拉訓練增強足底筋膜柔韌性。若保守治療無效,需及時就醫評估是否需要沖擊波等物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