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的判斷通常需要結合孩子的日常行為表現和專業評估。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是否存在動作笨拙、注意力分散、情緒波動大等情況,若持續存在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1、動作協調障礙
感統失調的孩子可能出現大運動和精細動作不協調,例如跑步時容易摔倒、握筆姿勢不正確、系鞋帶困難等。這些表現可能與大腦對肢體控制能力不足有關,需通過專業測評確認。
2、注意力缺陷
這類兒童往往難以集中精神完成任務,可能出現頻繁轉換活動、聽指令困難等情況。部分孩子在嘈雜環境中會表現得更明顯,可能伴有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
3、情緒行為異常
易怒、過度膽小或過分莽撞都可能是感統失調的表現。有些孩子會抗拒旋轉、蕩秋千等前庭刺激活動,或在團體活動中表現出不合群等社交障礙。
4、語言發育遲緩
部分感統失調兒童可能出現語言組織能力差、詞匯量少、發音不清等情況。這與口腔肌肉控制能力和聽覺信息處理能力異常有關,需要與單純的語言發育遲緩相鑒別。
5、觸覺敏感表現
對衣物標簽、特定材質的強烈排斥,或對疼痛反應遲鈍都可能提示觸覺系統異常。這類孩子可能拒絕他人觸碰,或在體檢時對常規檢查表現出過度抗拒。
若發現孩子存在上述多個癥狀,建議到兒童保健科或康復醫學科就診。醫生會通過標準化的感覺統合評估量表、臨床觀察及必要醫學檢查進行診斷。早期發現可通過感統訓練、行為療法等干預措施獲得較好改善,家長應避免自行給孩子貼標簽,及時尋求專業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