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類型通常可通過疼痛特征、伴隨癥狀、持續時間及誘因進行初步識別,常見類型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以及繼發性頭痛等。若癥狀持續或加重,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1、偏頭痛
偏頭痛多為單側搏動性疼痛,常伴惡心、嘔吐、畏光或畏聲。部分患者在發作前可能出現視覺先兆,如閃光暗點。疼痛可持續4-72小時,體力活動可能加重癥狀。此類頭痛與遺傳、激素變化或特定飲食(如酒精、巧克力)相關。
2、緊張性頭痛
表現為雙側頭部壓迫感或緊箍感,疼痛程度輕至中度,通常無惡心嘔吐。持續時間可從30分鐘至數天,常因壓力、焦慮或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誘發。觸診頭頸部肌肉可能出現壓痛。
3、叢集性頭痛
以單側眼眶周圍劇烈鉆痛為特點,常伴同側眼結膜充血、流淚或鼻塞。疼痛呈周期性發作,每天固定時間出現,持續15分鐘至3小時,可連續數周后進入緩解期。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吸煙或飲酒可能誘發。
4、繼發性頭痛
此類頭痛由其他疾病引發,如高血壓、鼻竇炎、腦出血或顱內腫瘤。疼痛性質因原發病而異,可能伴隨發熱、意識障礙、肢體無力等警示癥狀。例如高血壓頭痛多位于枕部,晨起明顯;鼻竇炎頭痛常伴面部壓痛和鼻塞。
若頭痛突然劇烈發作、伴有發熱或神經系統異常(如視物模糊、言語障礙),或既往無頭痛史者新發持續性頭痛,需立即就醫排查嚴重病因。日常建議記錄頭痛發作頻率、部位、持續時間及誘因,為醫生診斷提供參考。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癥狀,延誤潛在疾病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