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嬰兒后腦勺出現凹陷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可以考慮是枕禿、佝僂病、頭部軟組織損傷、頭顱軟組織損傷、頭顱凹陷性骨折等,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明確診斷。
1、后發正常嬰兒均有可能會有囟門,這就是嬰兒頭顱未閉合造成的缺損。顳下頜關節又可分為前側和后側。在枕部附近的后面是嬰兒兩個頂骨和枕骨之間的間隙,是三角形。嬰兒出生后,后唇逐漸變小,通常2-4個月時閉合消失。因此4個月嬰兒,后腦勺仍可摸到尚未閉合的后腦勺有一個凹坑。在嬰兒的情況下,出現后痛癥狀是正常的,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如果4個多月后,后面的地方仍然不能閉合,這有可能是由于佝僂病、腦積水等疾病造成的,需要盡快到兒內科進行治療;
2、枕禿嬰兒若維生素D、鈣攝入量不足或每日攝取不足,就會影響人體的鈣質吸收,導致缺鈣。嬰兒盜汗多是缺鈣,醒來后出汗多,醒來后出汗停止,可使枕部發癢,而扭動頭部與枕頭摩擦,造成枕部脫發,造成嬰兒腦后出現凹陷。要及時給嬰兒補充維生素和鈣劑,增加日照量,就會逐漸好轉、痊愈;
3、佝僂病常見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嬰兒維生素D攝入量少,影響鈣的攝入量。佝僂病的嬰兒,除了缺鈣的癥狀如盜汗、枕禿外,還會導致囟門閉合延遲,甚至會導致頭骨的骨樣組織堆積,造成顱骨畸形,如方顱、蝶鞍顱等,使嬰兒后腦勺有一個坑。治療佝僂病原則與缺鈣類似,應給予嬰兒補充維生素D、補鈣、增加日照量,通過及時治療一般都能恢復;
4、腦軟組織損傷4個月嬰兒后腦勺因受外傷而引起頭皮血腫、血腫吸收時或吸收,局部軟組織會出現凹陷,表現為腦后有凹陷。頭皮血腫大多是可以自愈的,如果對血腫進行冷敷,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血腫吸收后形成的局部凹陷、硬結會慢慢消失。少量凹陷持續存在的,一般也不會引起明顯的不適和影響;
5、骨折多發于高處跌落或暴力撞擊頭部,可引起顱骨凹陷性骨折,表現為嬰兒后腦勺有凹陷。顱腦損傷后,應及時就醫,由神經外科醫師作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