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成癮后,一旦停用就會出現戒斷癥狀,如流淚、惡心、心境惡劣、全身疼痛等,多數病人伴有人格異常,如自私、冷漠、說謊、無責任感等。
? 成癮的概念來自于藥物依賴(或者說藥物成癮)。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委員會對藥物成癮的定義是:藥物依賴性是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種精神狀態,有時也包括身體狀態。它表現出一種強迫性連續定期用該藥的行為和其他反應,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應,或是為了避免由于斷藥所引起的不舒適。現在成癮的內涵已經涵蓋了物質(藥物)成癮和行為成癮。對吸毒者除吸毒情況外,心理社會因素、精神障礙史、家族史均很重要。精神檢查、體檢和實驗室檢查亦同樣重要。有人把吸毒者分為3組,第一組吸毒前患精神障礙,第二組吸毒前有犯罪行為,第三組為單純吸毒者。其預后第一組最差,第二組次之,第三組最好。所以,對合并精神障礙的吸毒者,相應的治療手段應跟上。特別是先患有精神障礙的吸毒者,應系統、長期治療。對精神障礙,特別是抑郁癥和人格障礙,積極主動的治療,可改善病情并減少病人吸毒的可能性。另外,對不良性格特征者應加強心理治療。社會、家庭和心理工作者應共同努力,相互協作,幫助病人糾正不良性格,指導病人逐步適應社會、家庭和工作。
復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病理過程,又有其自身特異性的作用機制,復吸的易感性受基因和環境的共同影響。對吸毒者出院后短期重新吸毒相當多的狀況,長期的康復治療和善后照顧對防止復吸、消除心理依賴很有必要。加強康復機構的建設是當務之急。精神衛生工作者對毒品依賴的遺傳學、發生機制、臨床分型及相應的治療處理措施均應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