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對于人們身體非常好的一種肉類食物,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熱量和營養(yǎng)物質(zhì),但是并非每個人都適合去吃這種食物,而且在攝入牛肉的時候有一些食物是不能夠去吃,萬一同時攝入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特別是不能夠和豬肉,韭菜等食物放在一起吃,這些是會引起自己出現(xiàn)牙齦炎癥。
牛肉的禁忌有
(1)不宜食用反復剩熱或冷藏加溫的牛肉食品
(2)內(nèi)熱盛者禁忌食用
(3)不宜食用熏、烤、腌制之品
(4)不宜用不適當烹制方法烹制食用
(5)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牛肉
(6)不宜使用炒其它肉食后未清洗的炒菜鍋炒食牛肉
(7)與豬肉、白酒、韭菜、薤(小蒜)、生姜同食易致牙齦炎癥
(8)不宜與牛膝、仙茅同用
(9)服氨茶堿時禁忌食用
(10)印度教徒不食用牛肉。
(11)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不食用動物食品。
(12)有皮膚病、肝病、腎病的人最好不要吃牛肉。
PS:牛肝的禁忌
(1)忌鮑魚、鯰魚
(2)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
(3)心臟病者不能多吃。
1.有人認為當牛肉開始腐爛時的味道最為鮮美。其實這是極為荒唐的說法。雖然在屠宰后的牛肉熟成時期比其他肉類久,但卻因為到店鋪陳設之前,已經(jīng)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塊肉則以一周為限。同時為了防止氧化而變質(zhì),應置于冰箱保存。
2.一周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應少食為妙,否則會增加體內(nèi)膽固醇和脂肪的積累量。新鮮牛肉每日可80-100g,速凍牛肉配合其他菜可以配用120g,牛肉干,不宜過多每日食用不超過50g。腌制牛肉,經(jīng)過炒可以80g。
一看,看肉皮有無紅點,無紅點是好肉,有紅點者是壞肉;看肌肉,新鮮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zhì)肉脂肪呈綠色。
二聞,新鮮肉具有正常的氣味,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三摸,一是要摸彈性,新鮮肉有彈性,指壓后凹陷立即恢復,次品肉彈性差,指壓后的凹陷恢復很慢甚至不能恢復,變質(zhì)肉無彈性;二要摸黏度,新鮮肉表面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次新鮮肉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濕潤粘手,變質(zhì)肉嚴重粘手,外表極干燥,但有些注水嚴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見到外表呈水濕樣,不結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