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病痛折磨,容易出現精神不振,苦苦找尋治療方法,殊不知,有效徹底的治療是關鍵。痄腮的治療方法,是以徹底治療為前提,以治本為原則,將副作用的影響降到最低,減輕身體的損傷。
提起板藍根,大家都知道它是治感冒的名藥,“非典”肆虐時,都說喝板藍根沖劑能預防,結果全國的板藍根全部脫銷??赡艽蠹叶家詾榘逅{根是一種藥名,其實它首先是一種植物的根。
板藍根是菘藍的干燥根。菘藍是一到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在鄉間野地,它和蒲公英一樣是不起眼的小草。在古代,板藍根常被認為是治瘟病的藥。中醫認為它味苦,性寒,歸心經、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療流感、流腦、乙腦、肺炎、丹毒、熱毒發斑、神昏吐衄、咽腫、痄腮、火眼、瘡疹、舌絳紫暗、喉痹、爛喉丹痧、大頭瘟疫、癰腫等癥;還可以用來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等癥。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板藍根沖劑”就是以它為原料制成的,因外感風寒而感覺喉嚨痛甚至流鼻涕時,我們就用得著這種沖劑了。
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是板藍根最主要的功效,以它為基礎,配伍其他的藥材和食材,能治療各種炎癥。比較出名的藥膳方,有專治小兒水痘的板藍根銀花糖漿。原料為板藍根100克、金銀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適量,把這三味藥材加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時,去渣,加冰糖適量。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數次,可清熱涼血、解毒,適用于水痘及各種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發熱。還有一個藥膳方叫清咽雙花飲:取金銀花15克、桔梗15克、板藍根20克、杭菊花10克、麥門冬10克、甘草3克、茶葉6克、冰糖6克。將所有的材料放入研磨器中,磨成粗末狀,再用紗布袋裝成三包。取其中一包放入鍋中,沖入1000毫升滾開水,蓋上鍋蓋,以小火煮約10分鐘,或以浸泡方式泡約15分鐘,飲用時加入冰糖。另外兩包亦以同樣的方法泡制,日飲一包,能生津止渴,對治療咽喉炎十分有效。
板藍根夏枯草飲:將板藍根30克、夏枯草20克一同用水煎,加白糖適量飲用,每日三次,適用于腮腺炎、腮腺腫痛發熱者。
板藍根在臨床上清熱涼血、抗病毒抗菌作用很明顯,用量之大,堪稱中成藥之最。藥理研究結果表明,板藍根具有顯著的清除體內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熱原作用。板藍根的退燒作用就是通過殺滅體內的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清除引起發燒的過氧自由基和熱原等因素而實現的。在病人低燒時,服用板藍根,不但能夠有效地退燒,同時,還能夠促進身體康復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強。
板藍根這種抗病毒、清熱解毒藥,毒副作用很小,但是用的時間長了,吃的數量多了,也會積“藥”成疾,釀成后患。在臨床中使用板藍根沖劑造成小兒過敏反應、消化系統和造血系統損害的病例屢見不鮮。服用板藍根時,有過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服用。對于兒童,千萬不能用成人劑量,更不能長期、大劑量服用。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中藥板藍根雖有抗病毒的作用,但中醫學把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和風熱型感冒兩大類,又由于季節的不同,感受外邪(致病因子)的不同,又有夾濕、夾暑、夾燥的不同,患感冒不分寒熱、虛實和夾雜,一味用板藍根治療,是不科學的。
除了在醫藥世界里一顯神威,我還想說說另一種樣子的板藍根。想要知道它的故事,就讓我們循著那一縷藥草的清香來到蒼山洱海,走進蝴蝶泉邊的大理白族人家。
白族的扎染,如今已成為一種蜚聲中外的民間傳統工藝了,扎染所用的主要染料就來自板藍根。每年三四月間收割板藍根,浸泡出水,然后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摻一些石灰或工業堿,制成靛藍溶液,就可以用來染布了。用板藍根染出的布,不僅不褪色,它的藥性對皮膚還有消炎作用。在這里,我們順便介紹一下扎染的工藝流程。制作者根據要求的花紋樣式,用線將白布縛好,做成一定皺褶的小紋,浸入染缸里浸染。如此反復,每浸一次色深一層,即“青出于藍”。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后,取出晾干,拆去纈結,便現出藍底白花的圖案花紋來。(豆豆中醫保健養生)在這過程中,由于花紋的邊緣受到靛藍溶液的浸潤,圖案產生自然的暈紋,凝重素雅,若隱若現,實在是一種韻味別致又不失本真的藝術品。
說到扎染,或許你會想起染藍家族里的另一個孿生姐妹——產于南通的藍印花布。沒錯,藍印花布與扎染之間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藍印花布使用的染藍原料是蓼藍。這種蓼藍,除了做染料外,同樣也可入藥,有解毒、解熱、殺菌等功效。
當我們靜靜地面對那深沉的藍與純靜的白,面對那布匹上精致而典雅的圖案,看著由這布匹裁成的裙擺在和風中輕舞飛揚,是否會聯想到染布工人烏青的雙手捧出的那兩株藍草——板藍根、蓼藍?這些山野間平凡的小草,在給予我們人類“健”的護佑的同時,還不忘帶來“美”的熏陶,生而為人,有這樣的益友與良朋,我們是何其幸運啊。
希望每一個病患一定要從飲食、作息方面進行規劃,幫助患者一起面對痄腮,特別是進食中尤其注意搭配,減少疾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