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食管疤痕狹窄病例均有吞服酸性或堿性化學品,食管炎或食管手術病史,然后呈現吞咽困難癥狀。
吞服苛性化學品后,食管組織即受到灼傷。損傷的輕重程度與吞服化學品的種類、濃度、數量以及接觸時間長短有關系。堿性化學品引致組織液化性壞死,并可穿透入食管壁深層組織,嚴重者可造成食管壁全層潰爛穿孔。酸性化學品引致組織凝固性壞死,對食管組織造成的損壞程度一般較堿性化學品輕些,但高濃度酸性化學品亦可產生重度損壞。胃粘膜對酸性化學品比較敏感,空腹接觸強酸后造成的胃粘膜損壞,往往較食管更為嚴重。苛性化學品在食管自然狹窄部位停留時間一般較長,因而在這些部位造成的損壞程度也較重。
食管化學性灼傷引致的組織損壞程度可分為三個等級。一度灼傷病變僅限于食管粘膜層造成充血、水腫和上皮脫落,修復愈合后不形成疤痕組織,或僅有少量疤痕組織,食管腔可不發生狹窄。二度灼傷食管組織損傷范圍深達粘膜及粘膜下層,形成潰瘍,灼傷后2~3周生長肉芽組織,愈合后形成疤痕引致食管腔狹窄。三度灼傷則病變累及食管壁全層甚至食管周圍組織,常引致食管穿孔和急性縱隔炎。胃食管返流引致的食管疤痕狹窄常發生在食管下段長期發炎和潰瘍的基礎上。手術后食管疤痕狹窄發生在食管和胃腸道吻合口部位,在愈合過程中肉芽組織生長而形成環狀疤痕狹窄。
吞服酸堿等苛性化學品后,口、咽、胸骨后有時上腹部立即呈現燒灼痛并有流涎、惡心、嘔吐、低熱、煩躁不安,病人拒絕進食。灼傷程度輕者數日后粘膜水腫逐漸消退,能開始進流質食物。如灼傷程度較重并在愈合過程中形成疤痕組織,則在灼傷后數日水腫,痙攣消退,吞咽功能一度暫時改善,2~3周后疤痕組織收縮,造成食管腔狹窄,又呈現吞咽困難癥狀,并因此而出現消瘦、脫水等征象。嚴重灼傷引致食管穿孔或胃穿孔的病例,則在灼傷后早期即呈現休克、高熱、急性縱隔炎和腹腔感染的癥狀和體征。如化學品吸入喉部引致喉水腫,則臨床上呈現呼吸困難。胃食管返流引致的食管疤痕狹窄,往往有長期食管炎病史,食管粘膜形成潰瘍后,可能有少量嘔血。食管狹窄部位在食管下段,范圍比較局限。手術后食管狹窄則常在術后2~3周開始呈現吞咽困難癥狀。
二、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可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