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縣人民醫院創建于1940年10月21日,其前身為長興縣衛生所。1992年醫院通過浙江省二級乙等醫院評審;2006年成為二級甲等醫院;2012年成功晉級長興縣域范圍內唯一的三級乙等綜合性公立醫院。2015年11月掛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長興分院”,2017年8月改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長興院區”,2018年1月納入浙醫二院醫療集團統一管理。
醫院現有正式職工1300余人,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50個,病區23個(包括ICU、EICU);擁有浙江省縣級龍頭學科2個(呼吸病學、骨外科學),湖州市重點支撐學科1個,湖州市重點扶持學科2個,湖州市重點學科2個,浙江省縣市級重點專科1個,長興縣重點學科9個。核定床位850張,實際開放床位850張。2017年2月,總投資2.52億元的醫院改擴建工程二期住院綜合樓項目開工建設,計劃工期三年,建成后園區整體規劃床位數可達1200張;是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醫學院教學醫院,皖南醫學院、湖州市師范學院醫學院的實習醫院。
與浙醫二院合作辦醫后,提出打造“安全、高效、人文、和諧的高品質醫院”的目標,助推浙醫二院心血管內科等18個臨床科室下設教授級專家工作站,每周不少于35名浙二專家下沉坐診、查房或手術,建設浙北腫瘤中心、浙北眼科中心、浙北心臟中心、浙北呼吸中心和浙北肝膽胰疾病診治中心。成立國醫館,柔性引進40余名省級中醫專家定期為患者服務。與北京大學合作,建立全國首個縣級區域性嚴重創傷醫療急救服務系統(EMSS)。加盟“中國空中急救聯盟”并實現直升機救援常態化飛行,構筑起地空一體的急救體系。
圍繞“醫共體”和“分級診療”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以建立分院的形式重點托管林城、小浦、水口、煤山、太湖街道、龍山街道、雉城街道、太湖圖影旅游度假區等8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縣級“臨床檢驗、影像診斷和心電診斷”三大中心,通過實時高效的信息互通,為基層群眾就醫提供精準、便利服務。
基于浙醫二院長興醫聯體框架,長興院區在兩個不變(行政隸屬不變、政府投入不變)的前提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執行院長負責制,共同構建人財物貫通的緊密型醫聯體,重點在人才培養、學科發展、優質服務等方面,探索一種長效、可持續、值得推廣和復制的綜合醫改“長興樣板”,力爭通過5到10年的努力,成為名副其實的浙醫二院醫療集團的一部分,立足浙北、輻射皖蘇的醫學中心,乃至值得患者信賴的目的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