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癬是嬰兒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發生在嬰兒面部,還可擴展到其它部位。嬰兒臉上開始長出米粒般大小或散開的紅色色斑點,如果用手去抓撓患病部位,會掉下白色的粉屑。嬰兒患上此病多發生于一歲以內,但經過科學調理,也能很快恢復健康。
奶癬是嬰兒臉上出現的一種濕瘡,一般發生在嬰兒出生2~3個月以后,也叫嬰兒濕疹,屬于小兒皮膚病。嬰兒先天體質、后天生長環境及營養不平衡等都會導致該病的發生。嬰兒奶癬看起來像什么?
1、液滴出來。本病為滲出性奶癬,在2~6月發病時嬰兒比較常見。奶癬滲出可導致皮膚出現紅疹或紅斑。如果有水泡膿腫的情況,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稍不留神,被嬰兒不小心抓破,就會有液體滲出來。嬰兒淋巴腫大如果比較嚴重的話,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2、皮膚發紅,脫皮脫落。該病為干燥性奶癬,且多發生在半年至一歲的嬰兒,發病部位一般在嬰兒前額或眉心處。這類奶癬會引起嬰兒的皮膚紅腫,并伴有皮屑脫落。嬰兒皮膚出現裂痕,嚴重者還會出現裂痕,影響嬰兒的正常生活。
3、潮紅的皮膚脂溢性奶癬是發生在出生1~3個月的嬰兒身上,發病部位主要在眉心處和面頰,以皮膚潮紅為主,還伴有黃液滲出。這類奶癬比較嚴重,需要到醫院皮膚科做進一步的檢查。不過只要治療方法正確,做好病人的清潔護理工作,一般幾個月就能完全康復。
嬰兒奶癬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腫或瘙癢,且多出現在嬰兒的面頰上。如果家長發現嬰兒有奶癬的癥狀,一定不要讓嬰兒用手去抓撓患處,以免感染,并及時將嬰兒送醫院治療。嬰兒在哺乳時,也要注意母親的飲食。奶癬在治療期間,母親不能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這樣可以讓寶寶的奶癬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