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各不相同的,每個人的身體結構卻是相同的。組成人的身體重要的部位其中一項是包含腹股溝韌帶的這樣一個結構。腹股溝韌帶的結構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它是連接生殖器和大腿之間的一個部位,所以一旦發生疾病之后可能會涉及到生殖器。形成腹股溝韌帶的結構是怎樣的呢?
腹股溝:位于大腿與腹交界處之凹溝,髂部呈三角形,上界自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緣,內界為腹直肌外側緣,下界為腹股溝韌帶,借以與股部相隔,為識別腹股溝疝和股疝的標記。該區各層結構薄弱,承受腹內壓力大,精索、子宮圓韌帶均從此通過,因此,為疝的好發部位。
解剖結構
腹外斜肌腱卷曲增厚的下緣,位于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之間。其內端上方的纖維裂開成一三角形孔,即皮下環。上內方的纖維止于恥骨聯合前面,稱內側腳;外下方止于恥骨結節的纖維束,即外側腳。兩腳間的外上方,由韌帶發出的腳間纖維相連。外側腳向內上發出的纖維經精索之后,移位于腹直肌鞘前層,稱反轉韌帶;外側腳內端彎向后外的纖維形成腔隙韌帶(陷窩韌帶)。
腹股溝是下腹部兩側的三角形區域。其內側界為腹直肌外緣,上界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緣的水平線,下界為腹股溝韌帶,此區較為薄弱,且當人體站立時,腹股溝區承受腹內壓力比平臥時高3倍,由于解剖生理的特點,故疝多發生于此區。
腹股溝疝修補術
腹股溝疝修補術系治療腹股溝疝的主要方法。此病生成主要是由于腹環較大、腹股溝管被擴張而引起腹腔內容物沿腹股溝管下滑進入陰囊而致。故此手術以切除疝囊、加強腹股溝管前壁或后壁使此間隙縮窄,防止腹腔內容物下行。手術后禁加腹壓、防止便秘,效果良好。